-
会议价值公式也许是因为会议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太过常见的缘故,没有太多人愿意静下心来去思考会议价值问题。我们经常会说,会议是一种工具,用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会议是人类群体面对面的一种手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除了类似简单描述之外,也有比较正式的定义:UNWTO(世界旅游组织)在一个会议产业研究报告中,用六个词来描述会议的价值:学习、讨论、观点分享、社交、业务和激励。这些描述就够了吗?我们每天都在了解详情 ▶
-
"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首次推出在成都发布2020国际会议业CEO峰会暨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发布活动(以下简称”峰会“)12月11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峰会由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会议》杂志主办,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CIMERT)承办。峰会期间还举办了全球优秀会议企业与城市路演、CIMERT国际会议专题培训第二期等活动,邀请来自全球会议旅游行业的精英分享经验,为成都招展引会、培育品牌会议提供共享平台并带来了解详情 ▶
-
城市会议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会议,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个产业,而且作为一个产业,它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与别的产业相交叉。会议的这些特性均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会议发生的地方——城市集中呈现出来。这很可能就是各个城市会议产业发展方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虽然各家的做法不一样,但共性特征也是有的:综合来看,中国城市发展会议产业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战略会议型,另一个是套路型。 先说“套路型”。就是做一些常规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 1了解详情 ▶
-
为什么要开会——会议的底层逻辑细究起来,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表面层、功能结构层和基础逻辑层。就拿会议来说,表面层就是形形色色的会议活动,中间层就是会议的功能结构与价值体现;处于下方的就是底层逻辑——会议的基本驱动力。 如果你做一个调查,问100个人,他们为什么举办会议或者参加会议,我想你得到的答案一定多得让你找不到感觉。道理很简单,因为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与复杂的会议活动两个横竖坐标之间,至少可以组合出几十种甚至了解详情 ▶
-
我国会展业“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当前,正值我国“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时。2020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经过5年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们知道,指导我国会展业在“十三五”时期发展的规划性文件就是2015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在15号文件指引下,我国会展业取得了显了解详情 ▶
-
隐性价值在会议中的作用会议这种群体面对面的方式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肯定与人们的社会需求有关,这些需求包括组织者的需求、参与者机构与个人的需求以及会议在落地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举办地需求,等等。这些需求是直接而强大的,因而需要以显性的方式来加以满足。会议的显性价值比较直接,因而也相对容易测量。比如,组织一个会议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一些关键指标的变化来测定,这些指标可以与参会者数量及质量、嘉宾情况、参会者体验效果、签约数、论了解详情 ▶
-
“十三五”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展望进入“十三五”,中国会展业又一次面临着再出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数据已经成为会展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营销手段。与此同时,这对会展业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考验。未来10年,中国会展业将超越德国,位居全球首位。因此,中国会展业要正视“再出发”这一契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经历“十一五”“十二五”两个阶段的发展,未来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层面所带来的新机遇而谋求更大发展,了解详情 ▶
-
会议展览业与城市重点产业发展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会议展览业与城市重点产业发展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无论是作为人类群体面对面的一种交流方式,还是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会议展览总是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会议展览活动与城市的关系中,有些比较容易理清楚,比如会议展览设施、专业服务、政府服务等,有的比较复杂一些,比如会议展览与当地主要产业的关系等。关于后者,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因而有必要进行讨论。关于会议展览业与城市重点产业的关系,至少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了解详情 ▶